条码验证的 ISO 标准是什么?
1947 年创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是由各个国家标准组织的代表组成的标准设定机构。ISO 标准有数百种,其中有一些与条码有关—数据如何放到条码中、如何解码、如何确定条码的大小,等等。只有三种 ISO 标准与条码质量有关。这三种标准是:一维条码的 ISO 15416,二维标签码的 ISO 15415,以及二维 DPM 码的 ISO/IEC TR 29158 或 AIM DPM 。
ISO 15416
此一维条码 ISO 标准要求在整个代码高度上取 10 条单独的扫描线,然后为每条扫描线评级。扫描线的级别由很多参数决定。如果扫描线未达到最小反射率、解码或最小边线对比度,则该线将自动评为 “F” 级。如果三个全部通过,则软件为符号对比度、调制、缺陷和可解码性参数评级。每个都是按照 A 到 F 的等级分级。对每条扫描线分级后,再对 10 次扫描取平均值,作为条码的正式等级。
最小反射率检查条码颜色是否足够深,以满足要求的空间反射光比。 | ![]() 条码过淡 |
边线对比度衡量的是相邻条码和空白之间的距离。 | ![]() 背景过暗 |
调制 指对比度的局部变化。 | ![]() 局部对比度 |
解码检查代码是否可以使用标准参考解码算法读取。 | ![]() 符号可读?是/否 |
缺陷包括打印错误、灰尘、或影响一根条码或空白的标记。 | ![]() 不规则 |
可解码性根据理想尺寸对条码和空白宽度的精度进行分级。条宽增加或畸变的条码将获得较低的可解码评级。 | ![]() 条宽增加/损失或畸变 |
ISO 15415
此标准根据 8 种不同的参数为二维码分级。以较低的个体等级作为代码的总体等级。分级过程从通过/未通过测试开始。如果代码可以解码,则它通过第一次测试。如果不能,则自动分配 “F” 等级。未解码时为确定原因应问的问题有:
- 您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光圈、ISO 标准和照明角度?
- 是否启用了符号系统?相机对准焦点了吗?
- 代码是否在视野中心?
- 单元大小是否看起来彼此成比例?
- 定位图形的所有组件是否都存在?
解码代码后,对以下参数进行分级。
符号对比度指暗模块和亮模块之间的差异。 | ![]() |
调制测量对比度的局部变化。 | ![]() |
固定图案损坏包括 L 侧或时钟图案或静音区的错误。 | ![]() |
轴向不均匀性指代码的不均匀缩放。 | ![]() |
网格不均匀性衡量网格的较大偏差。 | ![]() |
ISO/IEC TR 29158 (AIM DPM)
DPM 码的质量参数和分级流程与 ISO 15415 类似,另外有几个关键的不同点。第一个是确定全局阈值的方式。全局阈值实质上是亮单元和暗单元之间的分界线。这条线的位置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个单元更靠近亮处还是暗处。为了适用各种背景表面,AIM DPM 使用比 ISO 15415 更成熟的算法计算全局阈值。这通常会导致调制得到改善。AIM DPM 也允许使用 30、45、90 度和顶部照明。这样可以验证曲面、反射面、或使用点刻标记的零件。
某些行业委员会还制定了应用标准说明分级时使用哪个 ISO 标准。这些行业包括医疗设备、零售、运输、食品服务和美国国防部。
要了解与 ISO 标准相关的更多信息并理解验证结果,请观看免费的点播网络研讨会:理解条码验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