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扫描仪的演变

从第一台根据电影音响系统制成的条码扫描仪,到现在的移动计算机,多年来,读码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早期的条形码是为杂货业开发的,用于管理库存,但是条码读取技术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无法跟上需求。虽然最早的条码在 20 世纪 40 年代晚期已设计出来,但直到 1974 年才在一家杂货店扫描第一个标记了通用产品代码 (UPC) 的商品。
最早的读码器之一是使用旧 DeForest 电影音响系统制成的,它的感光管将检测到的光线变化转换为数字,而不是 Cary Grants 的语音。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铁路试验了一种系统,使用铁路车上的彩色条编码 10 位数字,然后使用彩色灯光和强度检测传感器进行解码。虽然这个系统未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后来却发展成了使用新开发的激光投射光解码黑白条码的系统。方便移动的激光不断扫描条码并解码,并因此诞生了术语“条码扫描仪”。
激光扫描仪的主导
一般来讲,条码扫描仪有三个基本部分:一个光源,一个检测条码反射光变化的传感器,以及一个将这些变化转换为销售点系统或企业资源规划 (ERP) 软件可以使用的数据的解码器。
尽管人们知道条码中可以包含更多的数据,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条码扫描技术限制了条码的发展,使条码只能是由那些熟悉的粗细线组成的一维 (1D) 线性排列。一维条码可以视为一种光学摩尔斯电码,用窄线和宽线代替点和破折号。通常,它们是由激光扫描仪读取的,使用电子控制的镜面或棱镜让激光束水平扫描黑线。激光扫描仪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手持的,而且仍在广泛使用。某些手持激光扫描仪称为“RF 枪”或“RF 扫描仪”,这不是指它们的扫描方式,而是它们传输生成的数据的方式——使用射频信号的方式。
20 世纪 70 年代,固定式光栅扫描仪使用激光和组合镜面生成二维图案,可以从任意角度读取一维条码。这些在杂货店收银台仍然很常见。
CCD 和二维码的推出
20 世纪 90 年代,电荷耦合装置 (CCD) 扫描仪使用芯片上的一排光电管作为一维相机。它们比激光扫描仪便宜,并且成功地在市场上成为后者的竞争对手。但是,到了 21 世纪,当更便宜、更强大的芯片可实现二维 (2D) 阵列并因此获得读取二维码的能力时,这项技术变得更加重要了。与一维条码相比,二维码可在更小的面积上保存多得多的信息量。但是,二维固定式光栅扫描仪只能读取有限类型的二维码。
对基于图像的读码器的需求
医疗保健、物流和零售等行业非常依赖二维码的信息密码,这推动了现在的读码器市场和对二维成像仪或基于图像的读码器的需求。各种带先进的嵌入式处理器的高分辨率 CCD 和辅助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 相机(包括固定式和手持式)改变了物流和供应链的管理。
所有类型的基于图像的读码器都是录制一张图像,然后运行图像处理算法来检测一维条码和二维码。这些读码器也可以读取通过点刻或激光蚀刻标记在医疗设备、汽车零件和其他耐用商品上的直接部件标识 (DPM) 二维码。
读取条码时拍摄并保存图像意味着事后可对“未读”或“漏读”进行分析。检查这些图像可以帮助确定原因,例如打印头堵塞、标签遗漏或者光线不足。收集性能反馈以改进流程的能力是使用基于图像的技术的显著优势。
基于智能手机的读码器改变了游戏规则
如今,几乎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高分辨率相机和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手机。使用智能手机作为读码器有多个优势。因为用户已经熟悉界面,所以用户几乎不需要培训,用户通常每隔一两年升级一次智能手机,并且无论是车间还是仓库,几乎所有地方都能使用智能手机。销售、现场服务和其他部门也可能生成和使用条码扫描数据,提高了其实用性和价值。
可以使用模块化的移动终端加强脆弱的智能手机,以在快节奏且恶劣的工业环境中保护智能手机并扩大扫描范围。跨平台环境可以同时支持 iOS 和 Android 设备。
条码读取技术的演变还将继续
还有各种新技术也会改变条码的读取。高动态范围 (HDR) 技术提高了图像质量,高速液态镜头可提高景深,配置多个图像传感器的读码器可以提高各种位置下条码的定位和读取能力。
若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观看条码读取技术的演变网络研讨会。